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包粽子、放風箏、拴五色絲線、掛艾草、采茶等。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所以掛艾草是為了祈求平安、驅邪招福,同時又能驅趕蚊蟲。
擴展資料:
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后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的詩句:
《浣溪沙·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午日處州禁競渡?》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端午日賜衣?》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