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步驟如下:
1、側躺式
在分娩后的頭幾天,媽媽坐起來仍有困難,這時,以半躺式的姿勢喂哺寶寶便最為適合。把寶寶橫倚著媽媽的腹部,背后用枕頭墊高上身,斜靠躺臥。
2、側臥式
在晚上喂哺或想放松一下時,可采用這種姿勢。媽媽和嬰兒都側臥在床上,腹部相對,這樣嬰兒的口便會正對乳頭。媽媽的手臂及肩膀應平放在床墊上,只有頭部以枕頭承托。媽媽可用卷起的毛巾或類似物品墊著嬰兒,讓嬰兒保持同一姿勢。
3、搖籃式
搖籃式喂哺最廣為人熟悉。嬰兒的頭部枕著媽媽的手臂,腹部向內,而媽媽的手應托著嬰兒的臀部,方便身體接觸。利用軟墊或扶手支撐手臂,手臂的肌肉便不會因為抬肩過高而拉得繃緊。采用這種喂哺姿勢時,墊高雙腳有助身體放松,例如把腳放在腳踏上。
4、欖球式
在喂哺雙胞胎時,或同時有另一位孩子想依偎著媽媽時,這種姿勢便尤為適合。嬰兒躺在媽媽的臂彎,臀部相對,有需要時可用軟墊支撐,而媽媽的下臂應托著嬰兒的背部。身子應稍微前傾,讓嬰兒靠近乳房。開始喂哺后,便可放松及將身體后傾。這種姿勢能讓嬰孩吸吮下半部乳房的乳汁。
擴展資料:
喂奶是指用母親的奶水喂養嬰兒的方式。但是現在很多母親因為工作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就不是很愿意去母乳喂養嬰兒。但是研究表明,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加健康,于是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也是開始選擇用母乳來喂養嬰兒。
注意事項
1:奶具消毒。嬰兒所用的奶瓶、奶頭、湯勺、鍋子等,必須每次消毒,并放在固定盛器內,最好是帶蓋的鋼精鍋中,以保證清潔和消毒質量。
2:奶液調配時間。牛奶是很好的細菌培養劑,要防止變質,宜根據季節掌握調配。炎熱天,應盡量將煮過的牛奶安排在上午分次吃完,必要時刻每次煮沸后喂哺。晚上的牛奶要煮沸后放在冰箱中保存,或者下午喂奶粉按喂哺時間隨時沖調。動機,每日用奶可分上下午兩次調配,煮沸好倒入已消毒的奶瓶中,喂哺時用熱水溫熱即可。
如果用奶粉調制時,可適當減少水分(三分之一)沖制奶液成糊狀后,吃時再用開水或熱米湯添加至應給的水量。這樣溫度適合,不必再隔水溫熱,但盛器要嚴格消毒。若奶瓶中的奶未吃完,應倒入奶鍋中煮沸以備下次再用,食用前仍需煮過后再吃。
3:試溫。喂奶前需先試溫,試溫方法只需倒幾滴奶于手腕內側即可,切忽由成人直接吸奶頭嘗試,以免受成人口腔內細菌的污染。
4:喂奶姿勢。嬰兒最好斜坐在母親的懷里,母親扶好奶瓶,慢慢喂哺。從開始至結束,都要保持奶液充滿奶頭和瓶頸,以免將空氣吸進。喂奶后需將嬰兒抱起,輕拍背部,使空氣排出,避免回奶。
5:保暖杯不宜久放牛奶。由于牛奶以及食具中不免會殘留一些肉眼看不見的細菌,而保暖杯的溫度很適宜細菌的繁殖,牛奶和米湯優勢很好的細菌培養劑,經過一定時間后,細菌會迅速反之,并產生毒素。
嬰兒吃了這種牛奶,就會發生腹瀉、嘔吐等癥狀。所以一般可將牛奶和米湯煮沸后,灌入數只小奶瓶中,奶瓶放在陰涼處,上面蓋一塊洗凈的干紗布。待嬰兒需吃奶時,取一小瓶用熱水溫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