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言
設行政組織,訂立法律,雕刻及繪畫藝術相當發達;并且以自創的緬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并成為經書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筑以“糾蘇吉剛佛塔”為其代表。
2、宗教
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緬甸,在西元十一世紀時成為緬甸居民普遍的信仰,并且延續至今。當時阿奴律陀聽取孟族僧人阿羅漢的建議,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為國教
3、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面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擴展資料
緬甸聯邦(The Union of Myanmar)。面積676581平方公里。
人口約5540萬(截止2006年1月31日)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緬、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華人華僑約250萬。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約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緬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