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蜜期,應該及時了解蜂群的貯蜜情況,需每隔3天檢查1次。當巢內(nèi)蜜脾封蓋,或有 1/2以上的蜜房已完全封蓋.而且其余的蜜房正在封蓋收口呈魚眼性,就可采收。
在主要蜜源花期,取蜜次數(shù)多,可以刺激工蜂采蜜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蜂蜜的產(chǎn)量。但是,過早過勤采收,就會影響蜂蜜的成熟度,使蜂蜜含水量高、酶值低、味道差,而且容易發(fā)酵酸敗,不能久存。
所以應該提倡取成熟蜜,養(yǎng)蜂比較發(fā)達的國家采用多箱體養(yǎng)蜂,一個花期只集中采收1~2次蜂蜜,這種方法比較科學,有利于生產(chǎn)高質(zhì)量的蜂蜜。
蜂蜜具有吸濕性,蜂蜜暴露在空氣中,就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使蜂蜜中的含水量增加。蜂蜜的吸濕能力與大氣中的相對濕度以及蜂蜜濃度密切相關(guān)。
空氣中的濕度越大,或蜂蜜的濃度越高,蜂蜜的吸濕性也就越強,反之,空氣中濕度小,蜂蜜中含水量高吸濕性就弱,甚至使蜂蜜脫水。蜂蜜具有黏滯性,也就是抗流動性。
蜂蜜黏滯性的強弱受含水量和溫度的影響。蜂蜜的含水量少,或蜜溫低,蜂蜜的黏滯性就大,有些蜂蜜在劇烈攪拌下也會降低黏性,但靜置后又恢復原狀,這叫搖溶現(xiàn)象或觸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