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變態昆蟲有:蝗蟲、蚱蜢、蜻蜓、蟋蟀、螳螂、螻蛄、椿象等。
1、蝗蟲
蝗蟲是不完全變態昆蟲,包括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蝗蟲一般屬于兼性滯育昆蟲,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內越冬,僅諸如日本黃脊蝗、短腳斑腿蝗等少數種類以成蟲越冬。
2、蚱蜢
蚱蜢沒有集群和遷移的習性,常生活在一個地方,一般分散在田邊、草叢中活動,吃的是禾本科植物,所以也會對水稻和豆類農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此昆蟲不完全變態,從卵孵化成若蟲,以后經過羽化就成為成蟲,不經過蛹的階段。
3、蜻蜓
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
4、蟋蟀
蟋蟀穴居,常棲息于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
5、螳螂
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不完全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