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分為電力機車、內燃機車、蒸汽機車三類。
最初的列車是由繩索或馬匹拉動的。到了十九世紀,多數的列車都改由蒸汽機車牽引。1940年代以后蒸汽機車漸由較清潔及需要較少勞力的柴油機車取代,后來又出現電力機車和動車組。
電氣化鐵路的最初投資很大,但按每里計算則是運作成本最低的。因此只有高流量的線路才適合電氣化。電氣化列車可能使用高架電纜或第三軌取電。
以動力的單位千瓦(KW)除以能夠牽引的重量公噸(Ton)來計算動力機車頭的效能稱為牽引能力比,蒸汽機車效能最低,其次是柴油機車(電力傳動比液力傳動效益高),電力機車或是電聯車相對而言就經濟的多。因為不需消耗額外的動能來牽引產生動力的引擎。
牽引動能比由小排到大依序為:(客運飛機、摩托車、一般家庭的汽車、公路上跑的卡車、農用牽引機、全掛拖車、)蒸氣機車、柴油液力傳動機車、柴油電力傳動機車、電力機車、柴油動車組、高鐵動車組、電力動車組(客輪、漁船、油輪)
擴展資料:
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指基礎設施設計速度標準高、可供火車在軌道上安全高速行駛的鐵路,列車運營速度在200km/h以上。
高鐵在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以及不同的科研學術領域有不同規定。中國國家鐵路局將中國高鐵定義為設計開行時速250公里以上(含預留)、初期運營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客運列車專線鐵路,并頒布了相應的《高速鐵路設計規范》文件。
中國國家發改委將中國高鐵定義為時速250公里及以上標準的新線或既有線鐵路,并頒布了相應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文件,將部分時速200公里的軌道線路納入中國高速鐵路網范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火車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