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明清時代的英雄。
四大靈官分別是:
1、王靈官(王善)
王靈官,本名王惡,后因薩祖師改名王善。民間信仰之一。明代享受國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
王靈官在明代也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攝毒,全稱“先天首將赤心護道三五火車王天君威靈顯化天尊”。
2、趙靈官(趙公明)
趙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稱趙玄壇,趙公元帥。“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也有護法之意,為道教四大元帥之一。同時為陰間雷部將帥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傳為正財神,司掌世間財源。
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中國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
3、馬靈官(馬勝)
馬靈官即馬勝,字德之,中國民間信仰之一。為道教正一雷法中的靈官,在道教《金臂圓光火犀大仙正一靈官馬元帥秘法》中稱為“三十三天金臂圓光火犀大仙、封山破洞都天大元帥、正一靈官”。道教經堂大門左邊的雷神部將馬靈官為道教人物。
4、溫靈官(溫秀茹)
靈官是道教最崇奉的護法尊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其中最有名的“王靈官”,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各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
擴展資料:
明、清以來,全國各地建立了許許多多的靈官廟,很多道教宮觀還專門修建了靈宮殿,塑了形象不盡相同的靈宮像。其中最一有名的造像是北京白云觀、天津娘娘宮、武漢長春觀、蘇州玄妙現以及武當山元和觀中的靈宮。
湖北武當山中,還有“五百靈官”之說,在天乙真慶宮(又叫南巖石殿內》,環列著五百尊銅鑄飾金的靈官像,各高盡尺許,神態各異。
據《太和山志’圣跡》記載:凈樂國王太子(即后來的真武大帝)在武當山修煉時,國王思念太子,令大臣率五百眾,至南巖同聲告曰:愿從太子學道。于是俱隱山中,太子成仙后,五百眾皆登仙道。
后來遂造五百靈宮像供祭。此外,由于王靈官曾被封為“玉樞火府天將”,人們又把他看成是火神,所以有的靈官像就是一副火神的模樣,火神廟中也供奉著靈官。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靈官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王靈官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趙公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馬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