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經《蓼莪》全文和拼音如下:
《蓼莪》拼音:zhě é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拼音:liǎo liǎo zhě é,fěi é yī hāo?。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拼音:āi āi fù mǔ ,shēng wǒ qú láo 。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拼音:liǎo liǎo zhě é ,fěi é yī wèi 。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拼音:āi āi fù mǔ ,shēng wǒ láo cuì 。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拼音:píng zhī qìng yǐ ,wéi léi zhī chǐ 。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拼音:xiān mín zhī shēng ,bú rú sǐ zhī jiǔ yǐ 。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拼音:wú fù hé hù ?wú mǔ hé shì ?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拼音:chū zé xián xù ,rù zé mí zhì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拼音:fù xī shēng wǒ ,mǔ xī jū wǒ 。
撫我畜我,長我育我,拼音:fǔ wǒ chù wǒ ,zhǎng wǒ yù wǒ ,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拼音:gù wǒ fù wǒ ,chū rù fù wǒ 。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拼音:yù bào zhī dé 。hào tiān wǎng jí !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拼音:nán shān liè liè ,piāo fēng fā fā 。
民莫不谷,我獨何害!拼音:mín mò bú yù ,wǒ dú hé hài !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拼音:nán shān lǜ lǜ ,piāo fēng fú fú 。
民莫不谷,我獨不卒!拼音:mín mò bú yù ,wǒ dú bú zú !
二,《蓼莪》是先秦時期無名氏所作的,出自詩經小雅里的一篇,其原文的白話釋義如下:
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
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
汲水瓶兒空了底,裝水壇子真羞恥。孤獨活著沒意思,不如早點就去死。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喂養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愿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南山高峻難逾越,飆風凄厲令人怯。大家沒有不幸事,獨我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難邁過,飆風凄厲人哆嗦。大家沒有不幸事,不能終養獨是我!
擴展資料
《毛詩序》說此詩“刺幽王也,民人勞苦,孝子不得終養爾”,只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刺幽王,民人勞苦”云云,正如歐陽修所說“非詩人本意”(《詩本義》),詩人所抒發的只是不能終養父母的痛極之情。
詩人見蒿與蔚,卻錯當莪,于是心有所動,遂以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環根叢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順;而蒿與蔚,皆散生,蒿粗惡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結子,故稱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盡孝。詩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責不成材又不能終養盡孝。后兩句承此思言及父母養大自己不易,費心勞力,吃盡苦頭。
子女贍養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實際也應該是人類社會的道德義務,而此詩則是以充沛情感表現這一美德最早的文學作品,對后世影響極大,不僅在詩文賦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詔書中也屢屢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