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腿:又分為正壓腿、側壓腿、后壓腿三種姿勢。劈叉:又分為橫劈叉與豎劈叉兩種方式。下腰:又分為俯臥后彎腰、跪下腰兩種姿勢。壓腿是有助于訓練身體的柔韌性,打開腿部關節的韌帶,劈叉與下腰是訓練柔韌度的高級階段。
一、壓腿壓腿有利于打開腿部關節的韌帶,訓練身體的柔韌性,一般可分為三種姿勢,分別為正壓腿、側壓腿、后壓腿。
1、正壓腿
正壓腿是在一定高度的物體前,比如舞蹈室的壓腿欄桿,雙腿并攏站立,抬起左腿將腳跟放在壓腿桿上,腳尖勾起,踝關節屈緊,兩手扶在左腿膝蓋上,兩腿伸直,挺腰,同時一定要收髖(這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一般上體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壓腿的動作,需逐漸加大力量。然后換腿做,根據柔韌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額或者下頜去接觸腳尖。
2、側壓腿
側壓腿是身體側對壓腿桿等支撐物,右腿支撐,腳尖稍向外撇,左腿舉起,腳跟放在桿上,腳尖勾起,踝關節屈緊,右臂上舉,左掌放在右胸前,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左側振壓。
3、后壓腿
后壓腿是背對壓腿桿,并腿站立,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然后右腿支撐,左腿提起,腳背擱在桿上,腳面繃直,上體后屈,并做振壓動作。左右腿交替進行。
二、劈叉
劈叉又可稱為一字馬,是舞蹈訓練時,訓練韌帶柔韌性的高級階段,分為橫劈叉和豎劈叉兩種方法。
1、橫劈叉
橫劈叉是將腿左右分開成一字形,雙手在身體前撐地,使上身正直,然后努力使身體向下振壓,至兩腿左右分開成一線,并坐于地下方為合格。
2、豎劈叉
豎劈叉是將腿前后分開成1字形,雙手撐地,使上身正直,然后努力使身體向下振壓,至兩腿前后分開成一條線,并坐于地下方為合格。
三、下腰
下腰又稱下橋,是發展人的柔韌性的一項身體練習,一般可分為俯臥后彎腰和跪下腰。
1、俯臥后彎腰
俯臥后彎腰是雙手放腰的兩側,慢慢向上撐起再落下,反復數次后,后雙吸腿(彎膝蓋)后彎腰(同上雙手撐起),盡量用腳心去找一下額頭。
2、跪下腰
跪下腰是雙腿膝蓋著地,臂部不可坐腳上,需立起來,腳尖到頭成90,雙手可舉過頭頂,也可叉腰,然后慢慢向后彎腰(用頭頂去找臂部),再起來,反復數次后,向后彎腰下去。雙跪立后彎腰的要點為膝蓋到盆骨始終直立,也就是大腿部位不可隨腰往后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