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是哪個朝代的醫生
蘇敬是哪個朝代的醫生
蘇敬(599年—674年),又作蘇恭,唐代宋(今湖北境內)人,陳州淮陽(今河南省淮陽縣)人。生于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曾任朝議郎右監門府長史騎都尉。卒于唐咸亨五年(674年)。《唐本草》由唐代藥學家蘇敬主導編修成書,中醫理論和著作廣泛傳播到日本、韓國、中亞、西亞等地。宋代,中醫針灸日臻完善,成為中醫重要的分科體系。明代,中藥藥典巨著《本草綱目》成書。清晚期,西醫傳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清末和民國時期,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幾近衰亡。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國家的扶持、中醫行業的堅持,中醫經歷復蘇、發展、融合創新。
導讀蘇敬(599年—674年),又作蘇恭,唐代宋(今湖北境內)人,陳州淮陽(今河南省淮陽縣)人。生于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曾任朝議郎右監門府長史騎都尉。卒于唐咸亨五年(674年)。《唐本草》由唐代藥學家蘇敬主導編修成書,中醫理論和著作廣泛傳播到日本、韓國、中亞、西亞等地。宋代,中醫針灸日臻完善,成為中醫重要的分科體系。明代,中藥藥典巨著《本草綱目》成書。清晚期,西醫傳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清末和民國時期,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幾近衰亡。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國家的扶持、中醫行業的堅持,中醫經歷復蘇、發展、融合創新。
蘇敬是唐代的醫生。蘇敬(599年—674年),又作蘇恭,唐代宋(今湖北境內)人,陳州淮陽(今河南省淮陽縣)人。生于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曾任朝議郎右監門府長史騎都尉。卒于唐咸亨五年(674年)。《唐本草》由唐代藥學家蘇敬主導編修成書,中醫理論和著作廣泛傳播到日本、韓國、中亞、西亞等地;宋代,中醫針灸日臻完善,成為中醫重要的分科體系;明代,中藥藥典巨著《本草綱目》成書;清晚期,西醫傳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清末和民國時期,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幾近衰亡。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國家的扶持、中醫行業的堅持,中醫經歷復蘇、發展、融合創新。1999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2003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2006年,國家頒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傳統醫藥列入其中,2016年,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頒布實施,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蘇敬是哪個朝代的醫生
蘇敬(599年—674年),又作蘇恭,唐代宋(今湖北境內)人,陳州淮陽(今河南省淮陽縣)人。生于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曾任朝議郎右監門府長史騎都尉。卒于唐咸亨五年(674年)。《唐本草》由唐代藥學家蘇敬主導編修成書,中醫理論和著作廣泛傳播到日本、韓國、中亞、西亞等地。宋代,中醫針灸日臻完善,成為中醫重要的分科體系。明代,中藥藥典巨著《本草綱目》成書。清晚期,西醫傳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清末和民國時期,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幾近衰亡。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國家的扶持、中醫行業的堅持,中醫經歷復蘇、發展、融合創新。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