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電泳DNA時,電壓和電流的設置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電壓的選取與電泳槽的大小和兩電極之間的距離有關,一般而言,每厘米的距離可以設置3到5伏特。例如,對于一個20厘米的槽,推薦電壓范圍在60至100伏特之間。電壓越高,電泳速度會越快,但對小片段DNA可能造成損傷,因此,短片段DNA處理時,較低的電壓更為適宜。
DNA分子提取后,電泳技術是關鍵的檢測手段。凝膠電泳,特別是瓊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已經成為鑒定DNA分子的重要工具。它不僅可用于分離,還能鑒定和純化DNA片段。
選擇哪種類型的凝膠以及其濃度,決定了電泳的分辨率。瓊脂糖凝膠對于大片段DNA(0.2~50kb)有較好的分辨能力,而聚丙烯酰胺凝膠能分辨更小的DNA片段(1~1000bp)。凝膠濃度越高,其孔隙越小,分辨能力越強,如20%的聚丙烯酰胺凝膠能分辨1~6bp的小片段,而1000bp的大片段則需用3%的凝膠。對于雙鏈DNA,2%的瓊脂糖凝膠可以處理300bp以下的分子,而更大的片段則需要更低濃度的瓊脂糖凝膠(0.3%~1.0%)。
總的來說,電泳DNA時的電壓和電流設置應根據具體實驗需求,結合DNA片段的大小和所用凝膠的類型和濃度來決定,以獲得最佳的分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