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的顯著貶值背后,主要有兩大因素驅動:歐美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和國際局勢的動蕩。前者導致了日元的貶值,而后者則推高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從而進一步影響了日元的匯率。這種趨勢對日本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
首先,日元貶值對國內經濟帶來了通貨緊縮的壓力。新冠疫情加劇了日本國內需求疲軟,使得企業對提價持謹慎態度。許多企業選擇將原材料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面臨物價上漲的負擔,特別是與石油和食品相關的商品。
其次,對于依賴出口的日本企業,日元貶值本應有助于提高競爭力,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日本的進口成本上升,盡管日元貶值有助于出口,但提高出口對降低經常賬戶赤字的效益正在減弱。而且,美元需求因高油價和日元貶值而增加,資金流出日本,對企業的經營構成了挑戰。
最后,股市在短期內受益于日元貶值,因為日本企業難以通過出口實現長期繁榮。盡管日本工廠大量設在中國,但很多大型企業選擇海外生產,這使得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受限。股市的上漲可能只是短期現象,因為出口并未實質性改善,貿易逆差問題依然存在。除非日元貶值能持續推動出口增長,否則日本經濟的景氣度可能難以持續提升,股市的上揚趨勢也可能面臨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