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分析中,貨幣供應量的三個主要層次有著不同的含義。首先,M0,即流通中現金,包括非銀行機構和居民手中的現金總和,是貨幣供應的最基礎部分。然后,當我們談論M1時,它涵蓋了M0,還包括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這反映了貨幣的即時流動性和市場的交易活躍程度。最后,M2的概念更為寬泛,它除了包括M1,還涵蓋了單位的定期存款、城鄉居民的儲蓄存款以及證券客戶的保證金,這些資金更多地反映了潛在的信貸和投資活動。
貨幣供應量之間的關系對經濟動態具有重要影響。當M1(即M0加上活期存款)過高而M2(即M1加上定期存款等)過低時,表明企業手頭現金充裕且投資意愿強烈,這往往預示著經濟擴張的步伐加快。相反,如果M2過高而M1過低,可能意味著實體經濟中的投資機會減少,資金更多地滯留在金融體系內,暗示著實體經濟的活力在減弱。這些指標的對比分析是理解和解讀經濟狀況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