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粒提取實驗中,溶液二變得粘稠的原因是DNA和蛋白質在其中的反應。當這些生物大分子與溶液混合時,細菌被溶解,蛋白質和DNA經歷變性并溶解在溶液中,導致溶液的粘稠度顯著提高,形成絲狀物質。NaOH在此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它能破壞細胞膜并釋放DNA,而在SDS的幫助下,堿性條件更為強烈,進一步瓦解脂質雙層膜結構。
操作時需要注意的是,加入溶液II的過程不宜過長,以免DNA在堿性條件下分解。同時,混合時務必輕柔,以免造成DNA污染。另外,細菌需要充分懸浮,否則剩余菌體可能導致后續步驟的困難。在加入洗脫緩沖液時,最好選擇60℃的水,以提高效果。如果菌體不完全懸浮,會增加后續蛋白質殘留的問題。在使用CsCl溶解DNA時,要精確測量并均勻混合,以防止形成沉淀。
總的來說,溶液二的粘稠性是質粒提取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它反映了DNA處理的進度和效果,同時也需要在操作中加以控制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