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單位的專用材料費涵蓋了一系列特定的費用項目。首先,這是對建筑材料、構件和安裝物進行檢驗鑒定的費用,包括自設實驗室進行實驗所消耗的材料和化學藥品等。這樣的支出旨在確保材料的質量和適用性。
為了準確跟蹤經費材料的增減情況,財政部的《事業(yè)行政單位預算會計制度》設定了經費材料會計科目。當材料購入或領用后退還時,會記入該科目的收入部分,而材料使用時則記錄在付出方。經費材料科目的余額反映了單位現有材料的庫存情況,明細分類則按材料類型、名稱和規(guī)格進行。
對于材料種類較少、消耗不大的單位,經上級批準,可以直接在經費支出科目中記錄采購,作為報銷處理,但同時需建立實物收付存的備查登記,確保賬實相符。
事業(yè)單位的材料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使用后即消耗或逐漸消耗無法復原的,如原材料、燃料和實驗材料等;另一類是未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工具設備,如低值儀器儀表、小工具等。這些材料的購置價格,通常以實際購買價格為準。
在簡化核算方面,運輸費和采購人員差旅費通常不計入材料價格,直接作為經費支出列支。購入材料時,單價以購進價記賬;而在材料使用、損失或盤點時,根據庫存平均價格進行賬務處理。這樣,事業(yè)單位能清晰地管理其專用材料費用,確保資金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