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個人互相摩擦后,燈泡為什么會亮?答案在于摩擦起電的原理。摩擦起電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導致兩者帶有等量但相反的電荷。例如,玻璃棒與絲綢摩擦后,玻璃棒失去電子帶正電,而絲綢獲得這些電子帶負電。同樣,橡膠棒與毛皮摩擦時,毛皮失去電子而帶正電,橡膠棒則帶負電。
通常,物體由原子構成,原子核和電子保持平衡。但在摩擦過程中,原子核的束縛力不足以阻止電子的轉移,一個物體失去電子,另一個物體得到。這種電荷的不平衡導致了電荷的分離,當帶有不同電荷的物體接觸,如玻璃棒和絲綢接觸時,由于異性相吸的電荷規律,它們之間的電荷會中和,產生瞬間的電流,這個電流在適當的條件下,如燈泡內部,可以轉化為光能,使燈泡亮起。所以,摩擦起電是點亮燈泡的潛在能量轉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