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稅數(shù)額的多少,并非直接與工資收入掛鉤,而是反映了可能存在的稅款調整情況。首先,如果在預繳階段某些稅項如子女教育、房貸利息等未被扣除,而在年度匯算時進行補充扣除,就可能導致退稅。其次,如果工資以外的收入,如勞務報酬、稿酬或特許權使用費,其預繳稅率高于合并后的實際稅率,那么在匯算時可能會有退稅。例如,即使工資只有5萬元,但如果還有8125元的勞務報酬,預繳的個稅1300元可能會在匯算后退還,因為全年總收入未超過免稅線。
再者,關于年終獎的處理方式也會影響退稅。在2021年前,年終獎可以選擇單獨申報,若未扣除任何費用,可能導致多繳稅。當匯算時,選擇與工資合并申報,可能會出現(xiàn)退稅的情況。退稅的總額可能是以上因素的綜合影響,而非單純依賴工資收入。
因此,即使月工資高達10萬元或100萬元,只要沒有額外的綜合所得,且稅前扣除項目已正確處理,每月依法扣繳的個稅在年度匯算時沒有變化,不會因為工資高而退稅或補稅。所以,退稅金額的多少并不是由工資數(shù)額決定的,而是個人稅收情況的調整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