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普遍被認為具有尾骨,但某些個體可能看起來沒有,實際上并非缺少。尾骨,由3至5節尾椎融合而成,通常在30至40歲時完成融合,形成一個三角形結構。尾椎并不包含椎弓,沒有椎管,它的尖端與骶骨相連,形成關節,周圍有纖維軟骨盤和尾骨角,這些細節在解剖學上起到支撐作用。
盡管尾骨在外觀上可能不顯眼,但其內部結構卻富含神經和經絡的連接。神經解剖上,尾骨前端附著有奇神經節,任何損傷都可能引發內臟功能的異常反應。從西醫角度來看,尾部的損傷可以影響交感神經系統的功能,進而影響相關內臟的調控,這可能是部分人看似無尾骨的原因。
中國傳統的經絡理論認為,尾骨末端與足少陽經筋相連,且長強穴,督脈的起點,位于尾骨下方。長強穴的損傷不僅影響督脈,還可能涉及相關臟腑,導致功能失調和早衰。因此,盡管某些人的尾骨可能不明顯,但其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