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烷烴分子中,碳原子的結構根據其直接相連的碳原子數量被定義為伯、仲、叔、季碳原子。伯碳原子,或一級碳原子,以其1°標識,僅與一個其他碳原子相連;仲碳原子,或二級碳原子,以2°表示,連接兩個相鄰的碳;叔碳原子,即三級碳原子,3°標記,與三個碳原子相連;而季碳原子,也就是四級碳原子,以4°命名,與四個碳原子直接相連。
自然界的碳元素主要由三種同位素組成:穩定的12C和13C,以及具有放射性的14C,后者自古至今就被發現,是生命的基礎元素。碳原子通常以四價存在,需要四個單電子,但基態只有兩個。為了充分利用這些電子,碳原子通常采用sp3雜化,將四個價電子均勻分布在四個等性雜化軌道中,這種雜化方式確保了成鍵的穩定性。
在金剛石中,所有的碳原子通過sp3雜化形成完全對稱的結構,僅包含穩定的σ鍵,沒有孤電子對的排斥,因此極為穩定。同樣,烷烴分子中的碳原子也遵循這種雜化方式,它們的化學性質和穩定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們的碳鏈結構中的伯、仲、叔、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