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了著名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哲學觀點,揭示了人生認知的三個階段。
首先,處在年少階段的人,如同一張白紙,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他們以純粹的本性去感知世界,萬物皆顯其真貌,盡管懵懂,卻充滿天真與好奇。
隨著成長,步入成年,世事的復雜性逐漸顯現,看山看水如同霧中觀花,既迷惑又困惑,質疑和煩惱接踵而至,此時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對現實的深刻反思和疑問。
然而,當人生經驗豐富,洞悉世間萬象,真正的智慧便在其中顯現,那就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此時,經歷過生活的打磨,人們回歸內心,理解到萬物的本質,盡管洞察世事,卻能保持最初的那份純凈和真實。
這三重境界象征著人生旅程中從單純到復雜,再到通透的過程,每個人在經歷起伏中,逐漸接近并可能達到這一智慧的高峰。理解并體驗這個過程,便是對生活和自我認知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