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光盤唱片的簡稱是CD。
鐳射唱片,又名雷射唱片、壓縮盤,簡稱CD,是一種用以儲存數碼資料的光學盤片,原被開發用作儲存數碼音樂。鐳射唱片在1982年面世,至2006年中仍然是商業錄音的標準儲存格式。
聲音鐳射唱片包括一條或以上的立體聲軌,以16比特PCM編碼技術,采樣率為44.1kHz。標準鐳射唱片的直徑為120毫米或80毫米,120毫米鐳射唱片可儲存約80分鐘的聲音。80毫米的鐳射唱片,有時被用作發行單曲鐳射唱片,則可儲存約20分鐘的聲音資料。
壓縮光盤的普及過程
86年龍頭唱片業公司寶麗金曾計劃以CD的形式推出旗下當紅歌手的唱片,但因旗下歌手幾乎每個都那么當打,市場銷量相當龐大,所以這一計劃遲遲未能實現,無他,就是怕市場消費者的硬件支持率不高。直到87年頭,新藝寶為張國榮推出CD鐳射唱片,也獲得當年度的CD鐳射大獎,這一步已具備劃時代意義和勇氣。
真正由LP轉型為CD的年代,應該是在90-91年這個階段。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LP這種體積大,容量小的音樂重播介質,已滿足不了居家旅行的方便,更滿足不了音樂愛好者追求高保真的愿望。
隨著SONY和CEC相繼推出平價家庭裝CD機,人們終于意識到CD這一數碼科技的好處,也被CD高傳真的音色所征服。記得這個時期,也是一個泡沫經濟時期,也是涌現音響HI-FI發燒友最多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