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國城鎮化、工業化加速發展,目前我國土地資源面臨的基本國情是“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總量大,但是人均占用土地少,人均占用耕地就更少,土地資源變得更為緊缺,人地矛盾突出。文章主要通過對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征、現狀進行分析,談談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性。
一、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征
1. 絕對數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我國國土地面積144億畝。其中,耕地約20億畝,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9%,林地18.7億畝,占12.98%,草地43億畝,占29.9%,城市、工礦、交通用地12億畝,占8.3%,內陸水域4.3億畝,占2.9%,宜農宜林荒地約19.3億畝,占13.4%。中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截至2014年,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1.48畝,遠低于世界發達國家,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4%,有666個縣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人均耕地0.8畝的警界線。
2.土地資源分布不平衡
由于水熱條件的不同和復雜的地形、地質組合,我國有多種多樣的土地類型,但是各種類型的土地資源分布不平衡。從東到西又可分為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32.2%)、半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17.8%)、半干旱地區(占土地面積19.2%)、干旱地區(占土地面積30.8%)。我國90%以上的耕地和陸地水域分布在東南部;一半以上的林地集中在東北和西南山地;80%以上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土地資源生產力集中在耕地上。
3.土地資源質量不高
在現有耕地中,澇洼地占4.0%,鹽堿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紅壤低產地占12%,次生潛育性水稻土為6.7%,各類低產地合計5.4億畝。從草場資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場有9億畝,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場約有20億畝,草質差、產草量低,約需60-70畝,甚至100畝草地才能養1只羊,利用價值低。全國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每公頃只有79m3,為世界平均110m3的71.8%。
4.后備耕地不足
我國作為一個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稀缺的發展大國,我國目前全國集中連片耕地后備資源僅1.10億畝(734.39萬公頃),耕地后備資源嚴重不足。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可供開墾的未利用土地接近枯竭。
二、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
1.農地資源相對貧乏,優等地少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在逐步縮小,耕地也在不斷減少,人多地少是目前基本現象。同時。我國耕地質量總體偏低。其中優等地面積為0.58億畝(385.24萬公頃),僅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2.9%。
2.土地資源退化現象較為嚴重
我國土地資源不斷退化主要表現在耕地數量大量減少、土地沙漠化嚴重、水土流失嚴重、農業耕地土地貧瘠化嚴重等方面。比如房地產大量占用土地資源,農業耕地資源被占用而、不合理利用或過度利用,綠化建設不完善,這些都是造成土地退化的原因。
3.圈地現象頻現
很多地方雖然有相關土地管理制度,但是仍有部分地區漠視制度,出現未批先用、越權批地的現象。類似于房地產開發熱,企業大量開發土地發展房地產業,如果政府規定的土地資源不能滿足企業開發利益,其就通過違法途徑拓展自身土地占用資源,導致大量土地資源被圈用。還有一些地方出現了工商資本到農村大量圈地,導致非糧化、非農化的情況。這些都是浪費土地資源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