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勞動關系進行了延遲退休,可以說這是近年來針對勞動關系當中做出的一個最重大的改革。當然可能新方案在出臺以后,短時間之內有部分人可能是比較難以理解的,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國家延緩退休,其實是有利于保障勞動關系的良性循環的。那么,國家延遲退休最新政策是怎樣的?
一、國家延遲退休最新政策是怎樣的?
2017年延遲方案出臺,設定5年左右的“緩沖期”,2022年正式開始實施 ,直至2045年完成。我國應逐步延齡退休,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現行退休年齡是為,男性60周歲,女性50周歲。以最早實施時間2022年、現女55歲男60歲退休計算,目前女性年齡48歲、男性年齡53歲的將首批延退,小于這一年齡的人群都將逐漸過渡到延遲退休中。其實除了所有人員的延遲退休政策外,今年已將正、副處級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延長至60歲自愿退休。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二、實施延遲退休的目的何在?
有效的、可推動實施的延遲退休方案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保證基金平穩運行,保障統籌基金、個人賬戶基金收支平衡,保障制度能抵御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基金缺口問題;
2、保證參保人員、退休人員結構合理,制度內撫扶養比能保障制度正常運行;
3、保證在實施相關方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