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開始,社保執行新規,給一次性補繳社保的人員限定了條件。不是你想一次性補繳就能補繳的。新規:各個地區都不得違反我國的法規,采取一次性補繳費的方法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其他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你有經濟能力愿意掏錢補交15年社保,不可能完成一次性補繳。
目前,社保沒有交夠15年,能夠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只有以下三類:
1、社會保險法實施(2011年7月1日)前參保、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延長繳費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也就是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且男性年滿65周歲,女性年滿60周歲。
2、社會保險法實施(2011年7月1日)以前在國企或者事業單位退休的單位職工。
3、1961年到1982年期間參與過上山下鄉過的知識青年。
二、公務員交養老保險嗎
公務員是要交養老保險的。
而公務員這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就需要和企業職工一樣,按工資的8%繳納養老保險費。而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后就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大家還需要注意,凡是公務員在2014年10月1日前有人事檔案記載的實際工齡,那就一律會被視同為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算,來做為社保繳費年限計算養老金。
三、養老保險滯納金是怎么計算的
養老保險的滯納金主要是補繳養老保險費時產生的,需要補繳養老保險費的時段越長,滯納金自然也就越多,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滯納金=補繳本金中斷繳費起止天數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