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主要包括CPU和內存。
計算機主機主要指計算機硬件系統中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通常包括CPU、內存、硬盤、光驅、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控制器、顯卡、網卡、聲卡等等。
CPU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
內存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其作用是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
內存的發展:
計算機誕生初期并不存在內存條的概念。最早的內存是以磁芯的形式排列在線路上,每個磁芯與晶體管組成的一個雙穩態電路作為一比特的存儲器。
每一比特都要有玉米粒大小,可以想象一間機房只能裝下不超過百k字節左右的容量。后來才出現了焊接在主板上的集成內存芯片,以內存芯片的形式為計算機的運算提供直接支持。
那時的內存芯片容量都特別小,最常見的莫過于256K×1bit、1M×4bit。雖然如此,但對于那時的運算任務來說卻綽綽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