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支付對于老年人的影響: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更加凸顯。
出行打車、網絡購物、醫院掛號、在線訂票,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普遍享受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國2億多老人中,相當一部分正飽受“數字鴻溝”困擾,支付、看病、出行面臨諸多困難。有調研顯示,60歲以上人群中使用電子支付的比例僅為50%左右,尤其是在數字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中,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更加凸顯。
信息化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以看病為例,網絡預約掛號看病、移動支付繳費已成為常態,但對于許多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來說,去醫院掛號、繳費、看病、檢查就像在走迷宮,看病難成為老年人的主要困擾。
手機支付的特征
1、時空限制小
互聯網時代下的移動支付打破了傳統支付對于時空的限制,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支付活動。傳統支付以現金支付為主,需要用戶與商戶之間面對面支付,因此,對支付時間和地點都有很大的限制;移動支付以手機支付為主,用戶可以用手機隨時隨地進行支付活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用戶可以隨時在淘寶等網上商城進行購物和支付活動。
2、方便管理
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進行各種支付活動,并對個人賬戶進行查詢、轉賬、繳費、充值等功能的管理,用戶也可隨時了解自己的消費信息。這對用戶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更方便用戶對個人賬戶的管理。
3、隱私度較高
移動支付是用戶將銀行卡與手機綁定,進行支付活動時,需要輸入支付密碼或指紋,且支付密碼不同于銀行卡密碼。這使得移動支付較好的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其隱私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