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計算機使用的電子元件是電子管。
1943年,美國費城莫爾電氣工程學院的莫奇利和埃克特提出了一個關于計算機的想法。很快,他們就和美國軍方開始合作研發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這是第一臺全電子數字計算機。第一代計算機邏輯元件采用的是真空電子管,稱為電子管數字機,第一代開始于1946年,結構上以中央處理器為中心,使用機器語言,存儲量小,主要用于數值計算。
電子管,是一種最早期的電信號放大器件。被封閉在玻璃容器(一般為玻璃管)中的陰極電子發射部分、控制柵極、加速柵極、陽極(屏極)引線被焊在管基上。利用電場對真空中的控制柵極注入電子調制信號,并在陽極獲得對信號放大或反饋振蕩后的不同參數信號數據。
電子管的優缺點
優點:電子管負載能力強、線性性能優于晶體管、工作頻率高、高頻大功率領域的工作特性要比晶體管更好。所以仍然在一些地方(如大功率無線電發射設備,高頻介質加熱設備)繼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電子管在束電流超過額定值時放大倍數隨電流增大而減小,不會形成截止失真,同時,電子管允許消耗功率可以做的比較大。
缺點:電子管體積大、功耗大、發熱厲害、壽命短、電源利用效率低、結構脆弱而且需要高壓電源的缺點,它的絕大部分用途已經被固體器件晶體管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