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說的“門口的野蠻人”是什么意思
王石說的“門口的野蠻人”是什么意思
野蠻人”一詞作為現代金融史上專用的代名詞,出自1989年出版美國出版商Harper&Row出版的一本非虛構類商業書籍,書的全名叫《門口的野蠻人:RJR Nabisco的坍塌》。這本書記載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波瀾壯闊的杠桿收購大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場大戲,RJR Nabisco 公司的收購案。當時,《華爾街日報》的兩位記者Burrough和Helyaer歷經十個月時間,對每個主要當事人進行了幾十個小時的采訪,收集了大量詳實的第一手資料。但是因為這宗收購案已在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所有商業媒體上被連篇累牘地報道過,而且杠桿收購的大潮方興未艾,當時很多出版商拒絕出版,因為缺少新鮮感,而且出版商擔心這宗收購案在不久的將來會被更大規模更戲劇性的收購案所取代
導讀野蠻人”一詞作為現代金融史上專用的代名詞,出自1989年出版美國出版商Harper&Row出版的一本非虛構類商業書籍,書的全名叫《門口的野蠻人:RJR Nabisco的坍塌》。這本書記載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波瀾壯闊的杠桿收購大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場大戲,RJR Nabisco 公司的收購案。當時,《華爾街日報》的兩位記者Burrough和Helyaer歷經十個月時間,對每個主要當事人進行了幾十個小時的采訪,收集了大量詳實的第一手資料。但是因為這宗收購案已在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所有商業媒體上被連篇累牘地報道過,而且杠桿收購的大潮方興未艾,當時很多出版商拒絕出版,因為缺少新鮮感,而且出版商擔心這宗收購案在不久的將來會被更大規模更戲劇性的收購案所取代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2/wz/18251228852.jpg)
正文:野蠻人”一詞作為現代金融史上專用的代名詞,出自1989年出版美國出版商Harper&Row出版的一本非虛構類商業書籍,書的全名叫《門口的野蠻人:RJR Nabisco的坍塌》。這本書記載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波瀾壯闊的杠桿收購大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場大戲,RJR Nabisco 公司的收購案。當時,《華爾街日報》的兩位記者Burrough和Helyaer歷經十個月時間,對每個主要當事人進行了幾十個小時的采訪,收集了大量詳實的第一手資料。但是因為這宗收購案已在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所有商業媒體上被連篇累牘地報道過,而且杠桿收購的大潮方興未艾,當時很多出版商拒絕出版,因為缺少新鮮感,而且出版商擔心這宗收購案在不久的將來會被更大規模更戲劇性的收購案所取代。但事實上,RJR Nabisco 250億美元的收購案,既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也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高潮,20多年后,這個故事成為了全世界商學院商業道德和投資銀行課程中的經典案例,“野蠻人”這個出現在書名中的關鍵詞也成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商業名詞。野蠻人這個詞,在歷史上是和“文明人”相對立出現的。古羅馬人在建立了帝國之后,自稱為“文明人”,而將羅馬帝國之外的部落稱為“野蠻人”,主要有哥特人,勃艮第人,汪達爾人以及匈奴人。在隨后的歷史上,野蠻人一次次進入羅馬帝國,同文明人展開肉搏,公元410年,哥特野蠻人攻入羅馬,將城中財富洗劫一空,但這些野蠻人并沒有像中侵入中原的外族一樣駐扎下來建立王朝,而是燒殺搶掠一番之后,繼續過游牧生活去了。在野蠻人的多次侵略之后,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中世紀時代。用這個角度來看待八十年代出現的這場金融肉搏戰,就不難明白為什么“野蠻人”這個比喻如此深入人心,經久不衰了。品牌悠久,現金流強勁的美國公司宛如富甲一方的羅馬城,一旦城門打開,各方野蠻人在城外安營扎寨,磨刀霍霍,各備糧草,準備攻入城中大肆搶劫一番。然而,野蠻人的屬性決定了,他們戰斗的目的不是為了在羅馬城長治久安,一旦搶劫完畢,他們呼嘯而去,尋找下一個目標。1988年10月,RJR Nabisco這座城池的大門被打開了,成為開門揖盜之勢。打開大門的不是別人,正是公司的CEO羅斯.約翰遜領導的管理層團隊。在這種環境下,兩個理由促使約翰遜和管理團隊決定打開城門,自己扮作野蠻人,將一座本來托管的城池據為己有。第一,就是公司低迷的股價,徘徊在45美元左右,根據對公司估值的計算,管理層開出了75美元一股的收購價格,他們相信這個60%多的溢價能夠保證自己計劃的成功,順利將公司收入囊中。第二,更重要的是,在收購所需資金中,絕大部分來自風險債券和銀團貸款,即所謂杠桿收購,在這種方案中大部分收購資金來自高息的貸款。由于這種收購以公司現有管理層為主體,因此又稱為管理層收購。由于市場對管理層的信心,流行的理論是高息貸款能迫使公司壓低成本,增強現金流和還款能力,而高出的收購溢價給老股東帶來回報,因此這被認為是一場管理層,借貸人和老股東三方共贏的游戲。縱觀歷史,野蠻人一次次向文明發起攻擊,每一次都毀滅了巨大的財富,讓文明經受新的挑戰。而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文明的不斷壯大和豐富。野蠻不斷給文明施加壓力,掠奪者讓創造者更加強大。在經歷了八十年代的杠桿收購,九十年代的互聯網,和本世紀初的房地產泡沫之后,現代商業和市場一直在更高的起點上發展。每一次市場泡沫的背后都晃動著貪婪和短期逐利的影子。幸運的是,這種野蠻的本性,同樣不可避免地幫助創造出現代商業的文明繁榮。
王石說的“門口的野蠻人”是什么意思
野蠻人”一詞作為現代金融史上專用的代名詞,出自1989年出版美國出版商Harper&Row出版的一本非虛構類商業書籍,書的全名叫《門口的野蠻人:RJR Nabisco的坍塌》。這本書記載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波瀾壯闊的杠桿收購大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場大戲,RJR Nabisco 公司的收購案。當時,《華爾街日報》的兩位記者Burrough和Helyaer歷經十個月時間,對每個主要當事人進行了幾十個小時的采訪,收集了大量詳實的第一手資料。但是因為這宗收購案已在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所有商業媒體上被連篇累牘地報道過,而且杠桿收購的大潮方興未艾,當時很多出版商拒絕出版,因為缺少新鮮感,而且出版商擔心這宗收購案在不久的將來會被更大規模更戲劇性的收購案所取代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