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在確定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時采用孰低原則?
為什么在確定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時采用孰低原則?
拓展資料。1、報表就是用表格、圖表等格式來動態顯示數據,可以用公式表示為:“報表 = 多樣的格式 + 動態的數據”。在沒有計算機以前,人們利用紙和筆來記錄數據,比如:民間常常說的豆腐帳,就是賣豆腐的每天將自己的賣出的豆腐記在一個本子上,然后每月都要匯總算算,這種情況下,報表數據和報表格式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都在同一個本子上。數據也只能有一種幾乎只有記帳的人才能理解的表現形式,且這種形式難于修改。
導讀拓展資料。1、報表就是用表格、圖表等格式來動態顯示數據,可以用公式表示為:“報表 = 多樣的格式 + 動態的數據”。在沒有計算機以前,人們利用紙和筆來記錄數據,比如:民間常常說的豆腐帳,就是賣豆腐的每天將自己的賣出的豆腐記在一個本子上,然后每月都要匯總算算,這種情況下,報表數據和報表格式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都在同一個本子上。數據也只能有一種幾乎只有記帳的人才能理解的表現形式,且這種形式難于修改。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2/wz/18251297752.jpg)
這是因為重要性水平越低,相當于審計要求更嚴格。舉個例子,比如應收賬款錯報金額是10,如果重要性水平是500,這個時候10相對500來講究很小了,可調可不調。但是如果重要性水平是50,這個時候錯報10就占了20%,這個時候就要調整。所以熟低原則其實是提高了要求,對報告使用者更加負責。當然,這個時候事務所的工作量也會變得更大。拓展資料:1、報表就是用表格、圖表等格式來動態顯示數據,可以用公式表示為:“報表 = 多樣的格式 + 動態的數據”。 在沒有計算機以前,人們利用紙和筆來記錄數據,比如:民間常常說的豆腐帳,就是賣豆腐的每天將自己的賣出的豆腐記在一個本子上,然后每月都要匯總算算,這種情況下,報表數據和報表格式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都在同一個本子上。數據也只能有一種幾乎只有記帳的人才能理解的表現形式,且這種形式難于修改。2、當計算機出現之后,人們利用計算機處理數據和界面設計的功能來生成、展示報表。計算機上的報表的主要特點是數據動態化,格式多樣化,并且實現報表數據和報表格式的完全分離,用戶可以只修改數據,或者只修改格式。報表分類EXCEL、WORD等編輯軟件:它們可以做出很復雜的報表格式,但是由于它們沒有定義專門的報表結構來動態的加載報表數據,所有這類軟件中的數據都是已經定義好的,靜態的,不能動態變化的。它們沒有辦法實現報表軟件的“數據動態化”特性。3、數據庫軟件:它們可以擁有動態變化的數據,但是這類軟件一般只會提供,最簡單的表格形式來顯示數據。它們沒有實現報表軟件的"格式多樣化"的特性。報表軟件,它們需要有專門的報表結構來動態的加載數據,同時也能夠實現報表格式的多樣化。
為什么在確定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時采用孰低原則?
拓展資料。1、報表就是用表格、圖表等格式來動態顯示數據,可以用公式表示為:“報表 = 多樣的格式 + 動態的數據”。在沒有計算機以前,人們利用紙和筆來記錄數據,比如:民間常常說的豆腐帳,就是賣豆腐的每天將自己的賣出的豆腐記在一個本子上,然后每月都要匯總算算,這種情況下,報表數據和報表格式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都在同一個本子上。數據也只能有一種幾乎只有記帳的人才能理解的表現形式,且這種形式難于修改。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