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2/wz/18251022452.jpg)
首先要明白需求與價格是呈反向變動的,即價格上漲需求下降,價格下跌需求上漲。其次你要明白需求價格彈性系數(shù)大于1,則說明需求的變動率大于價格的變動率,變動率又等于:變動量/原來值。最后我們來分情況假設(shè):1、若降價,則價格變動率減少,需求變動率增加,但是由于需求變動率增加的幅度大于價格變動率較少的幅度,因此總收入=銷售價格*需求量上升;2、若漲價,則反之,總收入下降。因此需求價格彈性大于1,降價會增加收入,漲價則會減少收入;需求價格彈性小于1,降價會減少收入,漲價則會增加收入。1.需求價格彈性是指市場商品需求量對于價格變動做出反應(yīng)的敏感程度。通常用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對價格變動的百分比比值,即以需求價格彈性系數(shù)來表示。計算公式分為點彈性公式和弧彈性公式。影響產(chǎn)品需求彈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 產(chǎn)品對人民生活重要程度。通常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小,奢侈品需求彈性大。(2) 商品的替代性。難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彈性小,易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彈性大。(3) 產(chǎn)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單一的需求彈性小,用途廣泛的需求彈性大。(4) 產(chǎn)品的普及程度。社會已普及、飽和的產(chǎn)品需求彈性小,普及低的產(chǎn)品需求彈性大。(5) 產(chǎn)品單價大小。單價小的日用小商品需求彈性小,單價大的高檔消費品需求彈性大。(6)需求影響價格。2.需求彈性 = 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價格變化的百分比,即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化的百分比。需求的價格彈性實際上是負(fù)數(shù);也就是說,由于需求規(guī)律的作用,價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變化的,價格下跌,需求量增加;價格上升,需求量減少。因此,需求量和價格的相對變化量符號相反,所以需求價格彈性系數(shù)總是負(fù)數(shù)。由于他的符號始終不變,為了簡單起見,習(xí)慣上將需求看做為一個正數(shù),因為我們知道它是個負(fù)數(shù)。3.替代品的數(shù)量和相近程度;一種商品若有許多相近的替代品(比如可樂),那么這種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就大。因為一旦這種商品價格上漲,甚至是微小的上漲,消費者往往會舍棄這種商品,而去選購它的替代品,從而引起需求量的變化。商品的重要性;一種商品如果是人們生活基本必需品,即使價格上漲,人們還得照樣買(比如食鹽),其需求彈性就小或缺乏彈性;而一些比非必需的高檔商品,像貴重首飾、高檔服裝等,只有當(dāng)消費者購買力提高之后才買得起,其需求彈性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