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2/wz/18251357652.jpg)
目前,國有企業仍是這樣。公營,以控制經濟命脈,維護共產黨的執政地位。 私營,以提高積極性和增加收入。拓展資料公私合營是我國在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中所采用的一種先進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 一般來說,它經歷了兩個階段:個體企業的公私合營和整個行業的公私合營。個體企業的公私合營就是增加民營企業的公有股份,國家任命干部(公眾代表)負責企業的經營管理,導致企業生產關系多方面發生深刻變化。 合營企業應當遵守國家計劃。 合營企業依法繳納所得稅后的盈余,應當在企業公積金、企業獎勵和股東分紅三個方面合理分配。1954年9月2日,國務院通過了《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條例規定,資本主義企業實行公私合營,應當根據國家的需要、企業轉型的可能性和資本家的意愿。在合資企業中,社會主義成分處于主導地位,保護私人股本的合法權益。合營企業應當遵守國家計劃。合營企業依法繳納所得稅后的盈余,應當在企業公積金、企業獎勵和股東分紅三個方面合理分配。股東分紅,加上董事、經理和廠長的報酬,可占全年總盈余的25%左右。1956年初,全國掀起了社會主義改造熱潮,資本主義工商業在全行業實現了公私合營。國家將資本家私人股本的贖回改為“定息制”,統一規定年利率為5%。生產資料由國家統一分配和使用。除了固定利率,資本家不再行使資本家的職能和權力,逐漸轉變為自給自足的勞動者_。 1966年9月,定息期結束,公私合營終于轉變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公私合營是我國在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中所采用的一種先進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一般來說,它經歷了兩個階段:個體企業的公私合營和整個行業的公私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