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號“、”是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個用途,分隔同類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單字、詞語或短句,當中的停頓較逗號短。分隔用漢字作為序號的序號和內文。等于“/”,但“、”是中文符號,“/”是英文符號。
1、分隔同類并列的通常是單詞、單詞或短句,其中的停頓比逗號短。
2、將漢字作為序列號的序列號和內文分開。
頓號(、)是并列的單詞和單詞之間的停頓,中文主要有兩個用途,分開同類的并列,通常是單詞、單詞和短句,其中的停頓比逗號短。把漢字作為序號的序號和內文分開。等于/,但、是中文符號,/是英文符號。
例如:
1、前面的小凳子上擺著個針線笸籮,笸籮里放著剪刀、線團、布頭和針線包。(小學《語文》第五冊《周總理的睡衣》)
2、甘肅、青海、陜西等省廣大城鄉用的電,部分是從這兒輸送去的。(小學《語文》第八冊《參觀劉家峽水電站》)
3、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小學《語文》第五冊《美麗的小興安嶺》)
4、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林?!罚?/p>
5、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小學《語文》第六冊《海底世界》)
6、堅持記日記,可以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認識能力和作文能力。(小學《語文》第六冊《基礎訓練7》)
7、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著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小學《語文》第四冊《黃山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