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優化光伏電池柵線結構,將常規電池的柵線結構由5主柵優化為12主柵(通常稱之為MBB結構)。
對不同柵線結構的光伏電池和組件進行電學性能的測試對比,對比測試結果表明:MBB主柵結構的設計能夠有效降低電池和組件的串聯電阻和遮光面積,進一步增大電學增益和光學增益,將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提升5 W~10 W。
MBB的優勢,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是非常明顯的。通過柵線變細提高電池的受光量、降低組件串聯電阻,可使晶硅組件功率提升約5W(相對5主柵),另一方面該技術還可以節省部分銀漿耗量,從而降低電池成本。
但是,理論歸理論,MBB技術在實際運用中到底會不會帶來明顯的發電量增益?
實際上,在標準測試條件(輻照量為1000W/m2)下MBB功率增益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電學增益,多主柵縮短細柵線電流傳輸距離,降低串聯電阻Rs,進而降低電阻損耗;光學增益,MBB可以有效降低柵線遮光面積,提升電池受光面積,增加了入射角0時的電池受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