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促進貯存營養積累的技術措施,均能促進前期細胞分裂,增大果個。
秋施基肥和開春施氮是增加細胞數的關鍵。按每生產100kg蘋果需純氮1.6kg,純磷1.2kg,純鉀1.3kg,需有機肥300kg左右計算。秋季施基肥應占全年施肥量60%-70%,以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為主,和中微量元素相結合。
采果后每隔10-15天葉噴1次0.5%尿素+0.5%磷酸二氫鉀,尿素濃度可逐次加大到2%-3%。開春追施氮肥占全年追施量90%。
中后期施肥則是促進細胞體積增大的保證。幼果期追施P、K肥料,磷肥施入量為全年2/3,鉀肥占全年1/3,或施復合肥,此次可增果重5%-10%。
7月下旬果實膨大期少施N肥,以P、K肥為主,各占全年施入量1/3。8月單施K肥,占全年施入量的1/3。并間隔20天噴3-5次氨基酸復合微肥,此間噴肥可增重10%左右。
造成果實偏小的原因
1、品種差異
蘋果果個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遺傳性,其次才是生態環境和管理水平。如紅富士、紅將軍屬于大果型,紅星屬于中大果型。
2、貯藏營養不足
同一品種果個大小取決于果肉細胞數目和細胞體積,而細胞數目多少取決于樹體的貯備營養水平,細胞體積大小取決于當年樹體的營養狀況。
蘋果細胞形成數量少,當年不管施什么肥,施多少肥,只能對細胞膨大起作用,細胞數量不會再增加,因此蘋果個頭小從基礎上已成定局。
3、留果過多
很多果農不舍得去果,定果時既沒有按照葉果比留果,也沒有按照間隔距離留果,導致結果過多,加上樹體自身合成養分有限,使得果實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