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一(估值承壓型):低增長逐漸消化估值,股價震蕩。適用于成熟期低增速的股票,如消費股。
路徑二(盈利占優型):高增長抵消估值下行,股價上漲。適用于處于相對穩定成長期的股票,如消費股、成長股。
路徑三(盈利主導型):高增長快速消化高估值,股價看盈利趨勢。適用于初創期成長股、周期股。
路徑四(殺估值型):增速下滑殺估值,股價下跌。適用于各類股票,尤其是高增長個股。
對于盈利大幅波動的成長股或周期股,高估值往往通過高增長快速消化,當前估值的絕對水平不重要,未來盈利趨勢決定股價走勢。
典型案例:家得寶&可口可樂
家得寶增速下滑難以支撐高估值,股價經歷戴維斯雙殺。1983-1985年,家得寶盈利惡化,凈利潤增速與ROE大幅下滑,PE估值從50倍降至20倍左右,股價經歷雙殺,直至1986年盈利再度向上,才帶動股價開啟反彈。
類似的還有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的可口可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可口可樂全球擴張受阻,疊加當年可樂安全引發恐慌危機,其盈利與估值大幅下行,直至2001年后盈利回升帶動其股價企穩。
總結來看,當估值處于高位時,股價對于未來盈利增速的敏感度上升,一旦盈利增速不及預期,可能出現殺估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