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碼:U+5EFF。
五筆:AGHG。
倉頡:T。
鄭碼:EA。
四角:44770。
廿。讀niàn?!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廿,二十并也。古文省。”會意字。本義是數詞,二十。后也大寫作“念”。既是會意字,就看一下字形演變:
(廿的字形演變)
在甲骨文、金文里,廿的字形就是兩個“十”字下部連在一起的樣子。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十之倍數,古文則多合書。”古人計數,一就畫一橫,二就畫二橫,三就畫三橫,四就畫四橫,到“十”為了區別,寫作一豎。到二十,就寫成兩豎下部連在一起的樣子,這就是“廿”的來歷。其實,三十的“卅”、四十的“卌”,造字原理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