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有一戶有錢的人家,每次出門都擔心自己家中的財物被盜,所以想買只狼狗栓門前護院,可是他又不想雇人喂狗,覺得這很浪費錢,更不用說請保安來了。
經過多日的苦思良久后終得一法:現在不是很多人都喜歡蹭wifi嗎!那么根據人性的弱點來看,一般盜竊者只要看到附近有人就不會盲目的下手,所以這戶有錢的人主人,每次出門前把wifi修改成無密碼。
經果每次回來都能看到有好幾個人捧著手機蹲在自家門口蹭wifi,所以他一直以來即沒有請保安,也沒有養大狼狗。
隨著科技的發展,護院未必一定要養狗。當我們換個角度想問題,結果大不同。
故事二:
一位大爺到菜市場買菜,挑了3個西紅柿到到秤盤,攤主秤了下:“一斤半3塊7。”大爺覺得有點貴,就說:“我做湯不用那么多?!?/p>
然后就去掉了最大的西紅柿。
攤主稱了下后說:“一斤二兩,3塊?!?/p>
正當身邊人想提醒大爺注意秤時,大爺從容的掏出了七毛錢給攤主,然后拿起剛剛去掉的那個大的西紅柿,瀟灑地走開了。
接照常規的思維方式,很多人就會和這位商販理論,說他坑人,如果你不用逆向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不能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那么他一定不會承認這是“坑人”。所以,換種算法,獨辟蹊徑,你會發現解決問題的另一個方法。這樣既讓攤主無言以對,自己又落到了實惠,何樂而不為呢?
故事三:
在看這個小故事前我先來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需要做一件事情,不論怎么做,都會受到一定的傷害,那么你會做什么選擇?”
通過這個問題來看看你的思維方式是靈活的、還是死板的?
下面我們來繼續看小故事:
一位老和尚問他的徒弟:“如果你前進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則亡,你該怎么辦?”
小和尚毫不猶豫地說:“我往旁邊去?!?/p>
這就是非常睿智的回答,也是比較靈活的思維方式。在我們的生活中,特別容易陷入非A即B的思維死角,但其實,遭遇兩難困境時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就會明白:路的旁邊還有路。
所以,當你遇到上述問題時,千萬不要“陷入”進去。
故事四:
一個魚塘新開張,釣費為100塊。
很多閑來沒事的人就交了100塊錢去釣魚,可是大多數人釣了一整天也沒釣到一條魚。
這個時候老板說:“凡是沒釣到的就送一只雞?!焙芏嗳肆嘀恢浑u高高興興的回去了,還覺得老板很夠意思。
后來,釣魚場看門大爺告訴大家,老板本來就是個養雞專業戶,這魚塘本來就沒魚。
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去庫存營銷法,還讓顧客心甘情愿買單。新時代,做營銷,必須打破傳統思維。
故事五:
有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天天放學會都不愿意寫作業,于是有一天爸爸靈機一動說:兒子,我來寫你的作業,你來當老師檢查如何?
孩子高興地答應了,并且把爸爸的“作業”認真地檢查了一遍,對于做錯的題目,還列出算式給爸爸講解了一遍。
不過他可能怎么也不明白為什么,爸爸怎么這么笨,都這么大年紀了怎么所有的題都做錯了。
巧妙轉換角色,后退一步,有時候是另一種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