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是次由宗教背景、女權主義運動和排外浪潮共同推動下的,為了解決高犯罪率、家庭暴力、移民矛盾等等社會問題所進行的一次文化戰爭。
在這些因素的驅使下,長期以來,美國輿論界就強烈主張禁酒。普遍認為禁酒能推動美國的社會進步,所以就催生了這么奇葩的法案。
首先,“禁酒令”推行的強大力量,是來自是美國的宗教背景——美國的清教徒。1620年,一艘載有102名乘客的“五月花號”(Mayflower)貨輪,由英國的普利茅斯出發,前往今天美國的馬薩諸塞州。
在這102名乘客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在歐洲受到迫害的清教徒。這批人在旅途中簽署的《五月花號公約》,成為了美國未來《獨立宣言》的藍本,也成了美國的立國之本,而清教文化,也就成了美國的文化之源。
而清教徒有自己的清規戒律,反對奢華縱欲,主張勤儉忍耐。他們認為酒是“萬惡之源”,飲酒傷身,醉酒鬧事,酒后沖動。這些都和酒有關,所以他們有一萬個理由禁酒,他們是美國推行禁酒法案的最主要力量。
禁酒令的深遠影響:
禁酒令雖然取消了,但是其影響極其深遠。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美國的政治格局。僅僅從相關行業來考察,禁酒令有如下影響。
1、如今的美國對于酒的銷售依然很嚴格,很多州規定不得向青少年出售酒。
2、此外禁酒令導致了美國沒有出名的白酒品牌,這點讓美國的酒廠痛心疾首。
3、在酒精飲品當中有著五花八門的創新。比如什么雞尾酒,失貞飲料呀,各種口味,一如當年禁酒令時期的補酒,藥酒風格。
4、禁酒令的取消,導致黑幫的主要非法收入的斷崖式下降。他們不得不轉戰于其它黑色行業。毒品成了黑幫的一個重要黑色產業。
5、酒吧這種夜場的形式成了吸毒者的重要場所,這種模式擴散到了全世界。
6、此后很多新型的毒品都是從酒精類飲品開始。或者跟酒密切相關。
7、抽煙方式吸毒品的比例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