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意義,最終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生活。有人認為生活是一場游戲,活著要及時享樂,而有人認為生活是一場悲劇,無論你如何掙扎,都逃脫不掉悲劇的命運。
還有人把生活當做一個使命,用盡全力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存在目的。但在藝術家眼里,生活是一件藝術品,生活本身才是最杰出的藝術體現。
除了以上人的觀點,還有人把生活當作一場冒險,一個欲望的實現過程,以及一種奉獻精神,一種利他主義,一種投資效益和人際關系的混合。
而在佛家看來:
人生即苦,因此要追求解脫,尋找彼岸世界,最理想的就是涅槃。對應的有四個認知(佛教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以上這些都是人們對生活意義的詮釋或實踐,至于你選擇哪個,認可哪個,完全取決于你自己對生活的理解。但問題是很多時候,我們對生活的看法和意義的理解是多元的,甚至是模糊的,正因為對生活沒有什么確定的看法,所以,我們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在哪里?或者說我們并不確定自己生活的未來朝向。
人生有時候就像追蝴蝶,快樂就在其中,人卻不覺其累;走著走著,你就走到了田野、走到了百花深處。總有很多人,希望隨心所欲的活著,去看外面的世界,去看不同的風景,見識不同的事,認識不同的人,吃各種美食,走出內心的牢籠,走出桎梏?
同時,走出一個圈子,你確定不是跳進了另外一個圈子?我們的思維像是荒野,給補充的卻是草...草易枯榮,就需要不斷補充雜草。而且是野火燒不盡,一歲一枯榮的補充,這是大多數人的思維循環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