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的效應,決不是單純的力量大小問題,而是運用手法與部位的有機結合,不同的手法操作不同的部位,力量也不一樣,病人的反應是完全不一樣的,效果也有差異,所以我們運用推拿手法需要做到剛柔相濟,動力與靜力結合。
臨床上施用推拿手法時要求持久、有力、均勻、柔和,從而達到深透。“持久”是指手法能夠按照要求,持續運用一定時間;“有力”是指手法必須具有一定力量。
1、筋骨并重
筋與骨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關系,肝主筋,腎主骨,素有“肝腎同源”之說。筋傷與骨傷可同時發生,也可單獨發生,并能相互影響。臨床治療需要遵循筋骨并重的原則,理順筋骨的關系和筋骨之間的病理變化,既要治療骨關節的損傷,又要考慮筋傷,此即為“筋柔骨正,骨正筋柔”。
2、內外兼治
人體是統一的整體,無論是跌打損傷,還是外邪侵襲,損傷筋骨,經絡受累,都使氣血運行紊亂,嚴重者消耗津液,傷及臟腑。所以外傷與內損密切相關,彼此影響。在筋傷治療中需要把握內外兼顧的原則,既要外治筋骨、皮肉損傷,又要內治臟腑、氣血的病變。臨床上可根據損傷的病理變化,或以外治為主,或以內治為主,或是內外并重,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