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壓差控制1.5~2mpa左右就能夠達到要求。
應設置在靠近氨泵處,一般設于設備間,并且按不同的蒸發溫度系統分別設置。為便于觀察、操作、維護,一般要設標高高于2.4m的操作平臺,于平臺下方設置氨泵。低壓循環桶的設置高度應使桶內正常液位至氨泵中心線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保證氨泵正常運轉,防止氣蝕。
采用離心泵時,泵中心與低壓循環桶正常液位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泵的NPSH(凈正吸入壓頭)+0.5m;采用齒輪泵式,當氨泵進出口兩側壓差小于1000kPa時,低壓循環桶出液口至泵中心距離應大于或等于600mm。
低壓縮循環桶應設置自動液位控制器和超高液位報警裝置:
正常液位控制在桶身全長距桶底1/3處;報警液位控制在桶身全長距桶頂1/3處。低壓循環桶必須設置安全閥、壓力表和液面指示器。
為防止氨泵氣蝕,在低壓循環桶至氨泵的管道配置方面,要盡量減少液體制冷劑進泵時產生渦流現象,合理設置出液管,盡量減少阻力損失。通常采用桶側出液,一桶兩泵,一根出液管單獨連接一臺氨泵。出液管與桶壁交角20左右。
兩臺氨泵間距0.5m,以便于操作檢修,氨泵的進、出液管、過濾器,都應包保溫層,以防止冷損失及其引起的氨泵氣蝕。為了保護氨泵,宜設置氨泵自控回路,設置壓差控制器、止回閥、旁通閥、抽氣閥和相應的管路,防止和排除氣蝕。氨泵四周應設排水陰溝以排除停泵后泵的融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