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未來五年3MW風機的平均銷售價格為3000元/KW,500W光伏的平均銷售價格為1.45元/W,相同發(fā)電量情況下需要26,667臺風機或3.08x108臺光伏組件,分別創(chuàng)造 2.4x1011元和2x1011元的營收,假設組件和風機廠的凈利率都為6%,同等情況下,風機的凈利潤是光伏的1.2倍。
但這只是國內的情況,按照國內裝機量占全球1/3、國內組件銷售量占全球75%來計算,我國光伏企業(yè)還有一半的營收來自國外,也就是說相同情況下光伏企業(yè)的利潤是風機企業(yè)的1.67倍(這里沒有考慮各個國家的實際情況)。
所以理論上來說風機企業(yè)的市值相對于光伏應該有40%的折價,在同等情況下,光伏企業(yè)顯然有更好的投資價值。
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
光伏組件具有光衰減性,也會影響發(fā)電量,這部分損耗很難計量。若我們從競價項目角度考慮,陸上風電的標桿單價為0.29-0.47元/KWH。
光伏電站標桿電價為0.35-0.49元/KWH,補貼政策上也更傾向于光伏電站,光伏電站開發(fā)商會獲得相較于風電更高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