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的,同一種類的鳥有著類似的鳴叫聲,但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一種鳥的鳴叫聲存在一定差異,這就是鳥類的方言。因為鳥類沒有“普通話”,這樣的差異還一定程度阻礙了鳥類的種群擴散和基因交流。
同一種鳥類具有顯示其種類特征的鳴叫聲,不同種的鳥類具有各自不同的鳴聲。而同種鳥類的不同地理種群間有時在鳴聲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就形成了鳥類的“方言”。
這種鳴聲上的差異包括宏地理變異(距離較遠,自然條件下不可能相遇的不同地理種群間的鳴聲差異)和微地理變異(距離較近,且有可能交配的相鄰種群間的鳴聲變異)。鳥類方言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種群的擴散和基因交流。
有鳥類學家收集了同一城市不同區塊的白頭鵯的鳴聲,分析發現,白頭鵯在該城市市區至少有8種微地理鳴聲方言,每個微地理鳴聲方言都有一典型鳴句,它們在聽覺、波形結構、音節組成、音節頻譜特征等方面均不相同。甚至有些僅一街之隔的相鄰微地理鳴聲方言之間也存在著明顯差異。
部分區域還會出現不同鳴聲混合的現象;還有的個體具有特別的語言天賦,這些個體具有“多語”功能,即同一個體能發出多種不同類型的鳴聲。研究者認為,白頭鵯鳴聲產生微地理差異的原因,可能與鳥類個體的擴散和城市中鳥類棲息地被人為改變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