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為Rm(GB/T 228-1987舊國標(biāo)規(guī)定抗拉強度符號為σb),單位為MPa。
金屬由均勻塑性形變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符號為Rm(GB/T 228-1987舊國標(biāo)規(guī)定抗拉強度符號為σb),單位為MPa。
意義:
強度是金屬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抵抗變形和破壞的能力。抵抗能力越大,則強度越高。
強度根據(jù)載荷的作用方式不同,可分為抗拉、抗壓、抗剪、抗扭和抗彎五種。其中靜拉伸強度最易測得。
強度的衡量指標(biāo)有:彈性極限、屈服極限和抗拉強度。
鋼材的許用拉應(yīng)力與抗拉強度極限、屈服強度極限的關(guān)系:
1、對于塑性材料
[δ]=δs /n。
2、對于脆性材料
[δ]=δb /n。
δb ---抗拉強度極限。
δs ---屈服強度極限。
n---安全系數(shù)。
軋、鍛件n=1.2-2.2。
起重機械n=1.7。
人力鋼絲繩n=4.5。
土建工程n=1.5。
載人用的鋼絲n=9。
螺紋連接n=1.2-1.7。
鑄件n=1.6-2.5。
一般鋼材n=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