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非概率抽樣不能計算抽樣誤差,抽樣的效果往往依賴于抽樣者的主觀判斷能力和經驗。
因為既然是抽樣,就肯定會有一定程度的隨機性。舉例來說,我們要從10000個人中隨機抽取1000個人,理論上可能的樣本有圖片個,但實際上我們只會抽1個樣本進行調查,如果被抽中的樣本平均收入是5000元/月,換一個樣本就很難保證計算結果還是5000元/月。
如果條件允許,我們把圖片個樣本全部調查一遍,并且將這圖片個收入均值繪制成圖,就得到了人均月收入的抽樣分布,這個分布的方差或標準差越大,抽樣的隨機誤差就越大,所以我們通常用抽樣分布的方差或標準差來衡量抽樣的隨機誤差。
從理論上看,抽樣的隨機誤差與三個因素有關。
一是樣本容量,樣本容量越大,抽樣誤差越小,這個很好理解。在極端情況下,如果能進行普查,就不會有隨機誤差了。
二是抽樣時是否分層,分層抽樣能夠降低抽樣的隨機誤差。三是抽樣時是否分群,整群抽樣會增加抽樣的隨機誤差。這些結論翻開任何一本抽樣教科書都能得到,所以我不細講。在這一期,我重點要講的是抽樣誤差的非隨機部分,即抽樣的系統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