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的。也正因通經斷緯的織造方式,決定了緙絲的另一特點--修去反面多余線頭的成品,花紋色彩正反兩面完全一樣。
緙絲其實并非真的用刀來雕刻,這是一種以生蠶絲為經線,彩色熟絲為緯線,采用通經回緯的方法織成的平紋織物。大家都知道,地圖上存在著經緯線,豎著的線為經線,橫著的線為緯線。通俗的來解釋,就是將豎排密集的蠶絲作為經線,然后將橫排的彩色絲線作為緯線。
用彩色的緯線橫著排列作為緯線,就是用彩色的“經線”織在蠶絲“緯線”上。與我們熟知的刺繡不同,刺繡是用針和線在各種布料上按照設計好的圖案刺繡,而緙絲則是用彩色的線在蠶絲上織出圖案。
緙絲最明顯的特點:第一點是獨特的工藝,稱為“通經斷緯”,并且使用的工具也是特制的工具。第二點是可以給人“承空鏤雕”的觀感,而且緙絲作品的正反面是相同的外觀,不會有線頭的出現。第三點就是工藝復雜,所需時間長。
據學者研究考證,早在公園前兩千五百年前就出現了緙絲品,但是僅僅是從歷史記載中得到的結論,因為有機物很容易腐爛,所以還沒有發掘出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