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事物必須是常見的、淺顯易懂的。即一定要用人們非常熟悉的具體事物,來比喻人們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事物。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就達不到比喻的目的。比如句子中的野果和小蘋果,都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拿出來比喻便是容易理解。
運用比喻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兩類事物,一點相似運用比喻時,先要明確想表現本體的什么特點,然后根據這一特點積極展開聯想和想象,尋找一個和本體相似而又完全不同類的事物來作比.如果沒有相似點,那就不能構成比喻.例如有個學生在作文里寫她的同學:“她笑得真甜,像個哈密瓜。”
這位同學沒弄清“甜”的不同含義,“笑得甜”指面部表情舒展姣好,而不是味覺的甜,和“哈密瓜”不相似,因此鬧出了笑話。
二、通俗易懂,貼切生動喻體應該是大多數讀者、聽眾熟悉的事物,而且與本體顯得貼切才好,才能引起讀者、聽眾的想像,產生趣味.“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的典故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同是以《好大一場雪》為題作文,有位同學寫的“我輕輕踩著這潔白的海綿”就比較貼切;另一位同學把雪地比成“凍豆腐”就不夠貼切;還有一位同學寫“到處都是白色的,就像一場戰爭,每一塊陣地都被雪給占領了”,這就更不恰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