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號碼是有18位數組成的。其次,身份證號碼的1-2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第3-4位數代表地級市、盟、自治州代碼、第5-6位數代表縣、縣級市、區代碼。身份證號碼的第7-14位數代表著出生年月日。比如19930824代表著1993年8月24日,它跟身份證上面標著出生數字一樣。
身份證的第15-17位數代表著順序號。順序號就是表示在同一個地址碼所標志的區域范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編定的順序號。特別是17位數,單數代表男生,雙數代表女生。最后是身份證的第18位數,它是校驗碼。校驗碼是將身份證的前面17位數放入一個公式里計算出來的數字,它的數字范圍是0-10。如果遇到10就用X代替。
1、地址碼
身份證前6位就是地址碼,所謂的地址碼表示的是編碼對象常住戶口所在縣的行政區代碼。
2、出生日期碼
第7~14位就是個人的出生日期碼,這個就更簡單了,指的就是編碼對象的出生年、月、日具體時間。
3、順序及性別碼
第15~17位是順序及性別碼,順序及性別碼表示的是同一地址內標示區域范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編定的順序號,其中奇數是男性,偶數是女性。
4、校驗和
這是身份證上的最后一位,也就是第18位。這主要校驗身份證的正確性,用0~9的數字,或者是字母X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