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健康領域分為三大部分,一是身心狀況,二是動作發展,三是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
每一部分包含著若干個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告訴我們三個年齡段幼兒健康教育大致可以達到什么樣的發展水平。
而達到這樣的水平我們可以根據教育建議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這些詳細、具體的內容,為我們一線幼兒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指明了健康教育具體的實施方向與方法。教師知道可以對不同年齡的幼兒有哪些健康方面的合理期望,這樣實施健康教育活動時就更加得心應手,同時也能與家長進行更為科學的互動,幫助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指南》中“具有健康體態”提到:幼兒身心發展具有非常明顯的規律性,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嚴格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培養。
要讓我們的幼兒順利健康成長老師應該做的是先了解本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比如,作為保育老師我應該了解每個年齡階段的幼兒的身心發展指標。教師需關注幼兒們的身高體重是否適宜以及能不能在提醒下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走的姿勢。
后者是很重要,很多幼兒在家常喜歡玩電腦、看電視,畫畫或者書寫數字的時候眼睛離作業本特別的近,家長為此也十分的擔憂。我們在幼兒園內及時的加以提醒和指導,并鼓勵幼兒看書、畫畫保持正確的坐姿,不僅能保護幼兒的視力,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又能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幼兒們也漸漸的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