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據:
1、季扎掛劍
《史記·吳太伯世家第一》記載:季扎開始出使的時候,北上途中拜訪徐國國君。徐國國君喜愛季扎的寶劍,口里不敢說。季扎心里知道他的意思,但因為要出使中原諸國,沒有將劍獻給他。
完成使命后,季扎回到徐國,徐國國君已死,于是季扎就解下他的寶劍,把它掛在徐君墳墓的樹上,隨從的人說;“徐君已經死了,您還送給誰呢?”季扎說不能這么說。我當初在心里已經答應他了,怎能因為他死了而違背我的心愿呢?
2、李苦禪燒畫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欣然應允。無奈,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畫作。
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后,面有愧色,即趨畫案畫了幅“百蓮圖”,并鄭重其事地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后院,肅立將畫燒毀。事后,李苦禪還對兒子說:“今后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3、口惠不至禍及其身
明代劉基《誠意伯文集》中記載了一則‘“賈人重財”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商人不守信用,結果喪失了性命。故事大意是濟陰地方有個商人渡河時翻了船,攀附在浮動著的于枯樹木上,大聲哭叫。有個打魚的人劃船去救他,還沒到跟前,商人急著喊我是濟陰地方的富家大族,如果能救我,我將酬謝你百金。
打魚的人救他上了岸,他只給了十金。打魚的人說你原先答應給百金,而現在只給十金,恐怕不行吧?商人發怒變臉,說:“你是個打魚的人,一天能收入幾個錢?現在,你突然得到十金,還不滿足嗎?”
漁人默不作聲,沒精打采地走了。過了些日子,商人通過呂梁山的龍門而下,船撞在大石上,又翻了,而且又被那個打負的人碰見了。有人問打魚人何不去救他呢?漁人回答說這個家伙不守信用次救他,他答應給我錢,完了就賴賬。他船靠岸邊袖手旁觀,結果商人被淹死了。
4、狼來了”的教訓
如果你在小事上經常失信于人,在大事上人們就會對你持懷疑態度。有個民間小故事,說的是有個小孩在山上放羊,他大概出于一種好奇心理,有一天突然大喊狼來了。狼來戶山下的大人聞聲趕來,才知道是個玩笑。
后來他又如此再三,人們就有點生氣了。有一天狼果真來了,孩子又拼命喊狼來了,狼來了!可是這一次誰也沒有來,孩子被狠吃掉了。
5、桐葉封弟
《史記》記載:晉國唐叔虞,是武王的兒子,成王的弟弟。武王死后成王繼位,唐國發生了暴亂,周公滅掉唐國。成王同叔虞開玩笑,把桐葉削成圭形來送給弟弟,說道:“用這來封你。”史官于是請成王選個好日子封叔虞為諸侯。成王說:“我同他開玩笑罷了。”
史官說:“夭子沒有開玩笑的話,一說話就有史官記載它,用儀禮完成它,用樂章歌唱它。”于是,成王就把叔虞封到唐。